妈妈网孕育

备孕怀孕育儿好助手

妈妈网孕育

备孕怀孕育儿好助手

这10种致命的用药混搭,你不能不知!

No.297|育儿 妈妈网孕育
2019-11-11

在日常生活中,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,有些药物联合使用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,而且使副作用降低。

但是,有些药物联合使用后,不仅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,反而会增加很多的副作用,甚至造成死亡。

局长不久前刷微博,就看过这样一条新闻:

江门市一18岁女孩因为感冒,同吃了两种药物,结果导致茶碱中毒死亡。

看后着实令人惋惜,本来只是普通感冒而已,服用的药物也是常用药物,可是就因为联合服用,一条生命就这样消失。

所以今天,就让局长和陈会琴医生,给大家扒一扒,常见的10种混合用药的误区。

这篇,强烈建议大家收藏起来!

01 感冒药+退烧药/镇痛药=肝损伤

临床上所谓的感冒药,就是一些以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以及第2代的抗组胺类药物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。

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也就是退烧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。

很多家庭给宝宝服用的感冒药——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,其中就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。

对乙酰氨基酚是较常见的一种比较安全的小儿退热药。很多家长会发现,宝宝在服用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之后就退烧了,其实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发挥了作用。

但是也会有一些宝宝服用这种复方感冒药后,还有发热症状,然后部分家长会盲目地给宝宝再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。

这就是最典型的重复用药,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。

其实无论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,都应该按体重计算剂量服用,并且有严格的服用时间区隔。

服用过量会导致宝宝出现大量出汗、体温迅速下降、虚脱等副作用,也会加重宝宝肝脏的代谢负担,甚至损伤肝功能。

所以,4岁以下儿童,不要使用复方感冒药,否则容易造成重复用药的风险。

02 藿香正气水+头孢类抗菌药=醉酒反应

很多人在夏天感觉自己快要中暑的时候,都会赶紧喝一瓶藿香正气水。

其实藿香正气水之所以能降暑,是因为里面有40%~50%是酒精,可以快速挥发起到降温的作用。

而中暑后如果出现发烧症状,有人就想着用头孢来杀菌消炎,看看能不能退烧。

但事实上,头孢菌素中特殊的化学结构,会影响酒精的代谢,使摄入少量酒精的人体发生乙醛中毒症状。

03 茶叶水+各种药物=白吃

 

茶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,用茶叶水送服药物,茶叶水中的鞣酸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相结合形成螯合物,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被吸收、利用,从而使药物的疗效明显下降。
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在服用任何药物时,除非有特殊说明,都应该以温开水送服。

04 氯雷他定+阿奇霉素=血药浓度升高

氯雷他定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抗组胺类药物,属于第2代的抗过敏药。

当宝宝出现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、咳嗽等症状时,很多家长会给宝宝服用氯雷他定缓解症状。

在临床中还有一种很不合理的用药现象,就是只要宝宝有感冒咳嗽的症状,就给宝宝使用抗生素,比如阿奇霉素。

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,具有抑制肝脏中药物代谢酶活性的作用。

当氯雷他定和阿奇霉素一起使用的时候,会使氯雷他定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,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。

05 益生菌+抗生素=浪费

感染性腹泻的时候,很多家长会给宝宝服用益生菌,其后发现益生菌控制不了病情,抽血发现是细菌感染,又给宝宝服用抗生素。

我们都知道,益生菌就是对人体有益的一些微生物,最常见的就是乳酸杆菌,双歧杆菌,益生芽孢杆菌等。

益生菌再有益,那也是“菌”啊!抗生素哪里能准确的分辨哪个是有害的菌,哪个是益生菌呢?

于是,抗生素在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,也会将益生菌杀灭。这些有益的益生菌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了。

联合使用益生菌和抗生素时,需掌握好服用的方法。

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,应先服用益生菌制剂,至少间隔两小时后再服用抗生素。

06 钙剂+铁剂/锌剂=吸收不良

很多家庭都会给宝宝服用钙铁锌补充营养。

如硫酸亚铁颗粒补充铁剂,治疗缺铁性贫血;

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充锌元素,可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,可以增加宝宝的食欲;

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可以补充钙剂,有助于预防宝宝佝偻病的发生。

有一些家长为了减少喂药的麻烦,也为了避免宝宝哭闹,会将这些营养补充剂混合在一起让宝宝服用。

这种做法只会让这些营养素都吸收不良。

因为钙离子会影响其他微量营养素的吸收,同时给宝宝补充钙质、铁剂和锌元素,会影响到铁、锌等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。

07 阿司匹林+布洛芬=胃病

我们都知道,发烧时可以使用布洛芬退热,还有人可能还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这种消炎药。

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减热镇痛药,布洛芬也是非甾体解热镇痛类抗炎药,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于服用了2遍消炎药。

有的人会说,那我吃两遍消炎药不久疗效加倍吗?

不是的!服药的疗效不是简单的1+1=2,但副作用一定是加倍的。

消炎药对胃肠道都有副作用,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,容易患胃溃疡,胃炎,甚至胃穿孔。

08 铝碳酸镁混悬液+抗生素=效果减弱

铝碳酸镁混悬液最主要的作用:抗酸和保护胃黏膜。

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辅助治疗,一般都需要与抗生素搭配使用。

但是,如果在服用铝碳酸镁混悬液的同时服用抗生素,其中的氢氧化铝会与这些药物发生反应,影响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。

正确的用药方法应该是:先服用抗生素(包括抗生素以外的其他药物),两个小时后再服用铝碳酸镁混悬液。

09 止咳药+化痰药物=呼吸道阻塞

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反射,能够将呼吸道中的一些异常分泌物及时咳出,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内的炎症反应有帮助。

化痰的药物主要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,并不能使痰液自行消失,需要通过咳嗽的动作将稀释的痰液排出。

在使用化痰药的同时使用止咳药,咳嗽反射被抑制,稀释后的痰液不能排出,反而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。

10 磺胺类药物+维生素c=尿结石

磺胺类药物是抗菌药的一种,一般用于泌尿道、沙眼等病原体感染治疗。磺胺的代谢产物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会降低,而服用维生素C会酸化尿液。

同时服用磺胺类药物和维生素c会让磺胺类药物析出结石。

不仅仅是维生素c药片,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,也不能和磺胺类药物同时食用,如橘子、猕猴桃、西柚。

如果确实需要同时食用,最好间隔2小时,食服用后要多饮水多排尿,避免形成尿结石。

爸妈必备小工具

吃什么能让胎宝宝皮肤白嫩?秘诀就在这里!

孩子3岁前长身高的5个黄金阶段,你错过了吗?